《纸上低语是故乡》

《纸上低语是故乡》封面效果图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纸上低语是故乡》

体       裁:散文集

出 版 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策划:凤凰树文化

装帧设计:凤凰树文化

作       者:毛晓春

页       码:212

印       张:13.25

纸张类型:70克胶

内文印刷:黑白印

定       价:46.00元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开       本:小16开本

成书尺寸:宽×长=170×240毫米

书       号:ISBN 978-7-201-15449-7


编辑推荐

追本溯源,故乡是绕不开的心头坎

一草一木,风土乡音,皆在脑海里萦绕

近乡情怯,是漂泊在外的人心底发出的声音


名家推荐

作为同样在西部省份的农村长大的作家,毛晓春先生笔下的那些寄托乡愁的乡村物象,我也曾反复书写。只是他走的离故乡更远,情结更深,他的文字让所有失去故乡的城市人重温了精神家园,堪称一部用散文形式写就的西部乡村生活风俗史,具有文学和志书的双重价值。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李骏虎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毛晓春的故乡天水,正是这样的地方。藉河从市中心流过,北山是黄土高原,南山属秦岭山脉,北望北方,南望南方,一河之隔,数步之遥。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卦台山一画开天,首创太极图,圆为天,曲为水,所以,中华文明最初的两个字,就是,天水。女娲在这里抟黄土造人,繁衍生息,天水白娃娃,分外漂亮。天水,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原乡。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


毛晓春的散文清新明快,质朴自然,且富含思辨色彩和审美意趣,无论写人叙事,都弥散着西部乡土的韵味和回音。

——天津作家秦岭


对故乡的书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毛晓春对故乡的眷恋、依恋和爱恋,不仅表达了作者与故乡难以割舍的血脉情感,也从另一个方面呈现出对渐行渐远的中国乡土文化、乡土精神依依不舍的怀恋与慨叹。

——诗人、作家、天水日报社副总编王若冰


作者简介

毛晓春,甘肃天水人,学者、作家、金石书法家,历任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文化创新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记协《中华新闻报•传媒观察》副主编、卫生部主管《健康大视野》杂志主编、中国文联主管《神州》杂志副社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金错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著有杂文集《伤逝集》《生命风景线》;散文集《智者无为》《休克的文学》;评论集《文学老头和文学青年》;书法、绘画集《晓春艺术》。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评论其文“乡土诗魂,心灵乐章”;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评其篆书、隶书作品为“上追殷商甲骨之遗风,下逮金石秦篆之余韵”。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乡愁、乡情、乡韵。这些一两千字的短篇散文,汇集了作者从九十年代到当下的诸多心得,它们始终围绕着一个“情”字,对故乡的情。作者笔下的“情”真挚而热烈,不掩饰亦不做作,读来触动颇深。


目录

第一辑  乡愁 /001

愁是一碗凉粉 / 003

我家的土炕 / 006

我家有一缸正宗的酸菜浆水 / 010

北方的孩子 / 016

忆童年看电影 / 021

故乡的杏树 / 024

漫话秦腔 / 027

赶集 / 030

分粮 / 034

换粮 / 037

王家庄的水磨和水萝卜 / 040

四咀山的娘娘庙 / 044

凤凰山纪事 / 047

凤凰山:我的精神依托 / 052

敬神 / 055


第二辑  乡情 /057

我童年记忆中的呆、傻、怪 / 059

我想叫她“妈妈” / 063

我要在温爸坟头种香蕉 / 067

琐忆 / 071

善婆 / 076

我的外婆、大舅、舅妈 / 078

赵婆 / 082

唠叨的长婆 / 084

眨眼的王婆 / 086

打毛毛的女儿 / 088

爱花 / 090

写给熊铂兄 / 093

路遥知马力 / 096

中断的友谊 / 098

范爱农式的等待 / 102

姑爷——王俊 / 106

三魂兮归来 / 108

马老师 / 115

曹雪凡老师 / 117

铁马冰河入梦来 / 119

清风明月酒一樽 / 123


第三辑  乡韵 /125

他,永远是农民的孩子 / 127

写给《情和爱之歌》 / 129

用血铸就的灵魂 / 132

悲壮的音乐 / 136

风是家乡,人是故乡人 / 139

长歌当哭——忆雷达 / 143

痴爱玫瑰的老人 / 148

中学时就背你的诗 / 150

写给《未带地图的旅人》 / 152

倔强的灵魂 / 154

不尽的思念 / 158

从《废都》到《怀念狼》 / 160

映日荷花别样红 / 162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 165

拨动那根痛苦的琴弦 / 167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169

人瑞文宗,百岁学者 / 172

霍老,这事我没办好 / 175

梅花香自苦寒来 / 177

我的自传 / 181

我的生命和文学创作 / 186


后记 /193


在线试读

故土上的喜忧欢愁

陈涛

这段时间以来,从甘肃的小山村到山东的小镇,我一直都在阅读毛晓春先生的《纸上低语是故乡》。因身体状况欠佳,只好断断续续地读,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认真读完了。甘肃的小山村与山东的小镇均是与我联系密切的地方,前者是我挂职两年的地方,后者则是我的出生地,它们对我而言都是故乡般的存在,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毛晓春先生的“乡愁”,无形中添了一份共鸣。

与毛晓春先生结识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算短了,可我始终无法用合适的词语去形容他。他在一家文化单位上班,酷爱书法与绘画,书法方面尤擅金错书,被誉为“金错书第一人”。他所绘就的竹兰鸟禽独具风格,寥寥几笔之下趣味尽显。他性格看似外向,实则倾于腼腆,尤其不善饮酒,却创办了一大大的酒厂,从厂房建造到设备引进、工艺选择再到酒瓶设计等无不是他亲力亲为,令我讶异。当然,在他所做过的事情当中,作家是他最为看重的一个身份,并且20多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多本文集,在文学方面的成绩也是越来越大。

《纸上低语是故乡》一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乡愁、乡情、乡韵,总计50余篇文章。毛晓春先生偏爱短章,所以这些文章也多是一两千字的短文。从写作时间而言,这些文章的时间跨度大,既有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作品,也有当下写就的。这些作品虽然分属不同的时间,但其内核终究离不开一个“情”字。毛晓春先生在书中所透出的“情”真挚而热烈,不掩饰亦不做作,读来触动颇深。在《我家的土炕》《故乡的杏树》《换粮》等作品中看到的是苦难如何将一个年轻人推向坚强与成熟;在《写给父亲、母亲》《我要在温爸坟头种香蕉》等作品中看到的是亲情之于一个年轻人的滋养与教育;在《他,永远是农民的儿子》《中学时就背你的诗》《霍老,这事我办好》等作品中看到的则是一个年轻人对前辈学者发自内心的坦诚与尊敬。正是由于这份真挚与热烈的“情”,一份本应独属个体的乡土记忆与生命体验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让我们更加熟悉、了解了毛晓春先生。

近些年来,关于乡愁的文学作品很多,优秀的作品同样不少,每每读到,或感动或沉思,但总是很难去评说些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些独属于作者的乡愁记忆,更是不敢言说,唯有静观细读。于我而言,在毛晓春先生的《纸上低语是故乡》中,看到毛晓春先生写如此多关于青少年时期的事情,关于自己、关于亲人与邻人、关于乡俗与美食等,虽然他常常会在文章结尾处写及自己只记得这些了,但他所记得的这些已然不少。我与毛晓春先生其实有着相同的经历,乡村长大,长大后离开,并在远离家乡的城市生活,看到他笔下的凉粉、浆水、土炕、电影等,同在异乡为异客,仿佛随他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只可惜我所记得的人、事甚少,许多的事情都如云烟一般在岁月中消散了,不能不说是遗憾。

毛晓春先生的《纸上低语是故乡》是一部来自记忆深处的作品,见证了他的成长与人生,正如他在《我的生命和文学创作》中写到的那样:“这些写下的文字,反映着我的心声,反映着我的心境,从一个充满热血、充满梦想、充满抱负的青年,到一个孤独寂寞,饱经世间沧桑、冷眼的青年。”生活的困苦与磨难似乎让毛晓春先生变得沉沦,“虽然,我的生命还很年轻,我的路还很长,但我的心却已很苍老。我觉得我的年龄和我目前的心境是多么的不协调,就似一个身材矮小的人长着一个很大很大的脑袋。我的勇气在逐渐地逐渐地消磨下去,消磨下去。”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被消磨,“这么多的伤害、痛苦、不幸、屈辱、人世的沧桑并没有使我厌世、沉沦,反而使我更增加了活下去、写下去的信心。”他通过这些作品为自己年轻时候的人生旅程留下了深情的记录,更为亲朋与故土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才是故乡,青少年的那些人与事早已留在了过往的时光里,或美好或灰暗,均不可再回来。许多次回到家乡,每一次都会觉得家乡变得越来越陌生,曾经就读的学校早已破败不堪,迁去了别处;曾经的老建筑里,亲朋也已先后离开,有些甚至已不在人世;曾经繁华的街道趋于萧条,喧嚣不在,这一切无不令我心生感慨,但怅然过后,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努力生活,安然前行才是生活的永恒要义。

与毛晓春先生共勉。

2017年10月18日


第一辑  乡愁

乡愁是一碗凉粉

每次回到家乡天水新阳镇,村里的大婶大妈都会极力夸耀说:

“别看你住在北京城,你们那里地方大,什么都有,可就没有咱新阳镇的凉粉,回来了多吃点,走时多拿点。咱这家乡的凉粉,联合国的秘书长都喜欢吃呢!”

每当说到此,她们都会眉飞色舞,一脸的自豪。

我的家乡新阳镇,因为有凤凰山,据说三国时诸葛亮曾在此点过兵拜过将,也因在南北朝时沿渭河筑城而载入史册,更因为有这凉粉而远近闻名了。

在那个闭塞、荒芜的年代,沿河城镇上的村民,就是周围山上人眼中所谓的“镇里人”。对周围的山上人来说能住到镇上是十分羡慕的事。镇上的村民,不但因定例日期的集市而自豪,因为四面八方的人都来镇上赶集而底气十足,山上的姑娘能嫁到镇上更是父母和她本人的梦想,谁家山上的女孩能嫁到镇上,父母常常会逢人夸耀:

“嫁了一个镇上的,去享福了。”

当然,在集镇四面山上住的所谓“山上人”的心里,也有瞧不上镇上人的时候,说镇上人是遛街边的,不好好干活,就想吃“飞食”。我母亲的姐姐,用时髦的称呼叫大姨,我们乡里却叫娅娅,十五六岁就嫁到了很远的山上。我的大姨夫每次来镇上赶集都要半夜起来摸黑从山上往集镇上走,一直走到晌午才能到集镇上。他回去就不止一次地对我大姨说我父亲干活不像山上人有劲,而且家里烧的柴火也没山上人的多,做饭的锅小,盛饭的碗也不大,都不好意思放开吃饱饭之类。作为没有多少土地耕种,只靠在集市上做点手工活销售,如织布、染布、打铁的集镇上人,地少、粮食少、口粮紧。因此,山上的亲戚来集镇上赶集串门,买一碗凉粉,用韭菜炒了当面的卤汁,做一大锅烩面片,对山上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招待。

当然,那时山上人来集镇上赶集,走得浑身发热流汗,能吃一碗冰凉冰凉凉到心底的凉粉,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新阳镇集镇上的凉粉,和别处做的不同,是用山荞做的。在新阳镇人的心底,用什么淀粉、红薯、豆之类做的凉粉,那不叫凉粉。村上的妇女对山上人用淀粉做的凉粉,总会不屑地说:

“那算什么凉粉,有什么吃头。”

每到赶集日,山上人用驴马驮山荞来,集镇上人便买去做凉粉。集镇上人买了山荞,拿回去后在石磨上碾碎成颗粒状。集镇上人管这叫“荞糁子”,然后放在盆里,在水里浸泡半晚,等到凌晨荞糁子泡涨发软,天麻麻亮便放在案板上使劲揉搓,揉搓的时间越长越好。做出的凉粉也肉皮冻似的亮晶晶,嚼到嘴内滑溜溜很有韧劲,不轻易在嘴里软面似的化开。凉粉的具体做法是将揉搓成糊状的荞糁子放在细箩里。集镇上人将这种箩叫“蚂蚁箩”,是用马尾巴毛密织成。锅上放了木架子,把箩放上面,用水将揉成粉的糁子往下洗。洗到锅内的糁子汁直到稠得恰似于稀饭糊状为止。然后在锅内熬粥似的熬,村里人叫“馇粉凉”,熬到用木勺子伸到锅内稠泥似的浆搅不动时,便用瓷脸盆盛出来晾凉。第二天,一盆青色中透着微明,亮晶晶的荞凉粉便做成了。将切好的凉粉放到碗里,调上油泼辣子,爱吃大蒜的多放上点蒜泥。尤其夏天虽然嘴上吃得辣椒通红,满是油圈,但凉粉在肚内却透心凉。恰似北京人夏天吃冰糕,也算是集镇上人一种最美的享受。

我们村里有两家卖凉粉的。上庄王妈的凉粉村里人很少去吃,因为她身上的衣服常年很少换,袖口、胸前满是厚厚的油污,明晃晃发亮,用刀都能刮下来一层。大家觉得她做的凉粉不干净,便不去吃,只有下庄何妈的凉粉没有做熟时,没办法,才去买她家的凉粉。何妈的凉粉常常是由老伴来揉。男人手上有劲,揉出的凉粉也就柔筋筋好吃。

但何妈也有不讲卫生的时候,我印象最深至今都难忘的就是一天早晨端了碗去她家买凉粉。她正在猪圈内小便,好一会儿才出来,一边走一边正撩起衣服系裤腰带,到凉粉盆前,也不洗手,抓了一块凉粉就往碗里切。即使那样,父亲的一碗凉粉,他也只吃一半,舍不得吃,给我便留一半,这种习惯直到城里。有一次父亲按例吃了一半,剩余的照例给我吃,我死活不吃,父亲伤心了好多天,说我长大了,再不是个让他随便喂着吃的小孩子了。

新阳镇集镇上人切凉粉也很讲究,一片一片成弧线形状,两边薄,中间厚,像鱼肚一样的弧形,据说这样切的凉粉比较入味。后来看城里人切的薄片,再也没有了乡下吃凉粉的感觉了。如今,新阳镇集镇上的凉粉虽然还有卖的,却是用了半手工的机械做的。放到嘴里舌头一压软面条似的就化了,再没有小时吃凉粉的那种味道了。虽然村里也有纯手工做的,但也只有一两户,却成了热门户。每当村里人要进城看亲戚,城里的亲戚总不忘在电话中嘱咐一句:“千万别忘了捎一盆新阳镇的凉粉呀!”

2016年11月


购买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45952.html

分享到:

产品底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