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图书出版业的生死大考

浏览次数:4431来源:凤凰树文化

2018,图书出版业的生死大考


凤凰树文化/原创


一、出版选题与出版质量问题:

1.从2017年起,国家对出版选题、出版质量等控制得特别严格,是20年来最严格的。

2.内容敏感、问题复杂,尤其是属于国家重大题材的书稿,审稿周期长,出版难度大。

3.文字功底不好、思想贫乏、格调不高、题材或内容同质化的书稿,出版难度很大。

鉴于以上种种因素,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愿出钱就能出书的时代已经过去。

4.由于对出版物质量要求提高,出版机构需要投入更大人、财、物力对书稿进行加工,以符合语言文字规范、编辑出版规范、国家对出版物的政策要求与质量要求等。

过去民营出版机构把排版编校好的书稿交到出版社,出版社走“三审”流程,只要没有政策性的问题与明显的质量问题,基本上书号、CIP数据、印发手续等就陆续批下来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民营出版机构三校不算数,出版社既要审,还要编辑校对,相当于两头花钱,重复工作,以防止少数负责人不懂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足、唯利是图的民营出版机构与个别专业知识不足、自以为是的作者沆瀣一气,暗渡陈仓,蒙混过关,出版各种专业水平、艺术水平与学术水平不高,存在质量问题、政策问题等其他问题的不合格书稿。

因此,自2017年起,大部分出版社的出版管理费(含书号管理费、审稿费、印刷过账费等)就有过不同程度的上调,有的出版社甚至不惜撕毁与民营出版机构达成的明文或不成文的合作协议,短时间内一而再、再而三上调收费标准。

民营出版机构碍于我国的二元出版体制(出版社是国营的,有权直接向国家申请书号;民营公司则只能通过出版社间接申请书号),虽然苦恼不堪,火烧火燎,心如汤煮,却不敢对出版社有太多的怨言:首先,出版社也只是个小媳妇,一切都要听婆婆的。其次,民营出版机构如果还想在出版圈混,今后还得跟出版社合作。

出版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越来越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对主要从事图书出版服务的中小民营出版机构来说,相对更为弱势,不想坐以待毙,要么快速转型,要么金盆洗手,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选项。




二、书号大幅削减,减量提质:

1.2018年,图书出版工作归口到中宣部直管后,坊间消息称国家削减书号10万个,相当于在2017年约30万个书号的基础上削减了三分之一,因此今年书号资源骤趋紧张。

2.2018年民营出版机构最直接的感受是,原来书号不是问题,现在书号再次成为一种稀缺的行政资源,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不少出版社在6月份时就用完了全年的书号,新书出版只能等到2019年3月前后。一个企业,人工成本、办公成本等如此高,如何能够空转9个月?

很多长期与民营出版机构合作从事出版服务的出版社编辑,每天要接几十个电话,大多是平时合作的出版机构打来的,还有来自微信、QQ上的各种忧心忡忡的问询,然后要作各种解释,简直到了崩溃的地步。作为出版社编辑,他们手头的权力也很有限,自己也在办公室待着没活干,只能被动等待上面的消息。其实,真正崩溃的不是出版社,而是民营出版机构, 因为它们要直面生死考验。

3.部分出版社还有少量书号,但费用较之前涨了1-3倍,或捂盘惜售,或待价而沽。

4.由于出版业刚刚归口到中宣部,高层人事工作也在不断调整中,方方面面的工作有待理顺,接下来还会进一步采取什么措施,目前还不是很明朗,只能观望。因此,2018年下半年是否会补放书号,2019年是否继续进行书号总量控制等等问题,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三、纸价问题:

近年,由于大气污染问题,国家环保部门加强了对造纸业等污染行业的直接干预。

每逢出现或即将出现大气污染问题,环保部门就要求造纸厂停产、减产,直接影响到纸张生产与产量,导致纸张价格大幅上涨。

2017年以来,每吨纸张价格较以往上涨2000-3000元不等,遇上纸张原材料供应淡季,有些纸张价格涨幅更高。


四、印刷问题:

1.印刷周期大幅延长:

印刷业对大气也有一定污染,由于与造纸业相同的问题,因此也经常被环保部门要求停产、减产,导致印刷周期大幅延长,以往7-10天能印刷完的图书,现在至少要30天左右才能印刷好,碰上局部地区特定天气变化,政府临时加大监管力度,可能印刷时间更长。


2.印刷成本增加:

由于国家环保部门要求印刷材料、印刷生产、印刷产品达到环保要求,传统印刷厂往往需要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进行技术改造,加上人工成本、物价上涨等因素,印刷成本也不断攀升。




五、如何化解出版政策调整带来的纠纷?

(一)出版社: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民营出版机构无疑是中国出版行业的生力军,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国家稳定就业做出了贡献。

作为出版社,在与民营出版机构合作过程中,应率先垂范,不急功近利,不唯利是图,不搞一刀切,不轻易毁约,以免把民营出版机构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尤其是对认真做书的民营出版机构,出版社应给予适当倾斜,必要扶持,避免挫伤民营出版机构的合作积极性。


(二)民营出版机构:

1.与作者(委托出版方)签订好出版合同,规避物料成本、出版管理成本等大幅上涨的风险。

2.就出版合同中双方未约定或未考虑到的条款,与作者(出版委托方)进行沟通协商,取得作者(出版委托方)的理解。

3.平时注意向作者(出版委托方)介绍语言文字规范、编辑出版规范及国家出版法规与政策,以及与出版业关联度高的造纸业、印刷业、物流业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




(三)作者(委托出版方):

对因国家出版政策调整导致的出版成本上升,作者(委托出版方)应理性看待,因为这是国家意志,不以个人或某个机构意志为转移。作者(委托出版方)应与出版机构沟通协商,妥善解决出版纠纷。


1. 民营出版机构经营灵活,能够为作者(委托出版方)提供不同于出版社的个性化的、专业化的、高效的出版服务。

2. 民营出版机构人员精干,善于精打细算,作者(委托出版方)选择与他们合作,在出版费用上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实惠。

3.出版图书,与其他形式的宣传价值与意义不一样,与做硬性宣传相比,它的渗透性更强,更能获得广大受众的信任。

4.出版图书,与做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报刊广告等相比要便宜很多。

5.出版业是一个大进大出的行业。

6.出版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国家政策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它,往往比对报纸、刊物、网络等媒体产生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7.出版业是一个高脑力、高强度的技术性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劳动密集性行业,其人工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民营出版机构需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来保证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事实上,出版行业一直以来是一个整体利润偏低的行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肩负人类文明薪火相传重任的出版业回归应有的合理的价值,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但悲摧的是,当出版社大幅提高出版管理费用后,出版一本图书的整体出版成本随之大幅上涨,经济条件一般的作者痛苦指数随之上升,但作为从事出版服务的民营出版机构却很难再往上加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更多收益,这是民营出版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底部关联